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拓宽我校本科生的全球视野,培养科学素养、学术研究与创新精神,自2019年起,我校与合作院校香港大学精心设计,已举办三期面向优秀本科生的“全球科技菁英”交流学习项目,充分利用世界一流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条件,以强促强,提升我校本科生的全球胜任力与科技素养。
今年暑期,第四期“全球科技菁英”访学项目恢复线下举办,7月9日-7月22日,来自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心理学、地理科学、软件工程等9个专业的39名优秀本科生在香港大学这一全球顶尖学府度过了两周的交流学习时光。从樱桃河畔到薄扶林道,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室参访、朋辈交流、社会活动体验、主题报告等形式,同学们沉浸式体验香港大学的学术文化氛围,概览全球科技前沿,拓展研究思路与方法。
师生合影于港大校园
7月10日上午,项目举行了开班仪式。文学院Michael LUK教授代表香港大学表达了对师大学子的欢迎,介绍了港大的历史和代表人物,希望同学们在两周的时间中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我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江东翼代表师大学子表达了对本次项目的期待,以及感谢两校为本次项目交流合作付出的努力。
Michael LUK教授致辞
学生代表江东翼发言
一、开拓全球视野,提升科技素养
本次交流的教学内容分为14个主题,采用全英文教学,涵盖当代社会的批判性思维、科学推理、人工智能、教育中的大数据、自然启发的创新、能源与可持续、移动通信技术、3D打印、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科技与社会中的定量素养、交叉学科研究等等,立足全球视野,向同学们呈现全球经济格局、社会发展趋势、前沿科技领域;并在案例学习与讨论中提升科技素养:如Michael LUK 教授以某国际品牌的引入和流行为例,从国家、科技、信息、经济等角度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好处及引发的问题;George AKOM博士带来了一节关于科学和科学变革影响的研讨课,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验活动向同学们解释了科学的定义,并介绍了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讨论了部分科学变革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例子;Thiyagarajan VENGATESEN教授介绍了牡蛎的生长过程和加工方式,并由此引出工业与自然环境、人类福祉的关系,进一步向同学们提出为什么人类需要向自然学习的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多元的主题报告、顶尖的学者引领、前沿的科技知识、深入的课堂互动、跨学科的研究视野……让同学们领略了前沿科技的魅力,拓展了学术视野,深刻认识到作为青年学子在当今剧烈变化世界中的定位与责任。
课堂教学
二、深入研学实践,拓展伙伴关系
在课堂学习之余,项目还安排了实验室参访、研究生院项目推介、优秀校友分享、高桌晚宴等校园活动,进一步融入了港大学子的学习与生活。
在实验室参访环节,同学们体验了香港大学VR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通过沉浸式观影、游戏项目体验、小发明体验,使大家不再囿于理论模型,切身感受到VR、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实际运用,开拓研究思路。
港大实验室观摩体验
研究生院项目推介会上,Bill Chow教授为大家介绍了香港大学种类丰富的学科设置、研究生项目课程、申请条件、学校设施等,为优秀青年学子打开了未来学业深造的思路,拓展了对研究生项目的了解。
香港大学研究生院项目介绍
港大的优秀学长学姐分享了在港大的学习生活经历,双方就沪港两地高校在教学、科创、社团活动等方面的异同深入交流,并共同参与了系列破冰、校园参访活动,使得同学们彼此熟悉,并快速融入港大生活。
朋辈交流互动
在港大独具特色的高桌晚宴上,大家换上正装,穿上港大特色绿袍,聆听专家讲述香港大学校史及校训精神,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与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学子面对面深入交流,拓展交流合作伙伴关系。
高桌晚宴
三、跨学科合作对话,启迪科学思维
小组合作贯穿项目全程。通过课堂讨论随机分组和项目报告固定小组两种形式,不同学科的同学组合,聚焦某一共同话题开展讨论或研究,如使用假设演绎法推理出“Magic tube”的内部构造、探讨亲缘关系的定义、人们是否应该参与慈善、外星人吃人的道德讨论……使得同学们超越单一知识点和单一学科研究、思维模式,碰撞智慧和火花。
项目最后一天,同学们分为5组进行全英文项目研究展示,项目主题、所涉学科领域各不相同:基于Kuhn Cycle对四个学科科学革命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情景喜剧演绎大数据干预下的相亲场景,以分析科学到人文的定量思维;聚焦人工智能,讨论是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聚焦近来热点话题“元宇宙”,讨论对于人类科学发展是骗局还是机遇;引用不同学科的案例讨论科学与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结业展示
结业仪式上,香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黄凯斌教授高度评价了师大学子的项目研究质量,为我校学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场为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学生代表、物理学专业白兰感谢了香港大学对本次交流项目的精心组织,表示通过本次交流强化了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和培养。
黄凯斌教授为学生颁发结业证书
学生代表白兰发言
高质量跨文化学习体验是拔尖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期2周的“全球科技菁英”访学项目,使同学们深入体验了香港大学的学术氛围与校园文化,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在人才成长早期拓展了学术伙伴合作关系,提升了学术英语应用能力,拓宽了全球视野,强化了科技素养,为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未来领军型卓越英才打下坚实基础。未来,我校将与更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本科教育合作,丰富交流合作形式,为本科生营造国际化学术环境与科研氛围,助力他们尽早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在学科前沿研究和国际化氛围中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能力。
全体项目师生合影
n 部分学生学习体会
“十四天的访学之行转眼间就结束了,在这短暂又充实的两周里,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了解了很多前沿的理论,也认识了很多新的老师和同学。老师们耐心细致的讲解和丰富的课堂互动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了课堂内容,14个不同领域的议题也发散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从探究‘是什么’的思维逐步转换到‘为什么’,去思考学科发展背后的起源和规律。”
----2022级生物科学翟姝娴
“来到香港大学,第一课就是有关全球化的分析,教授提出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令我印象深刻,之后几天的课程包括数量素养的运用、当代社会的批判性思维、如何跨越学术边界等,丰富广博的课程使我受益匪浅。此外还有香港大学的传统高桌晚宴,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结识朋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2级物理学阮辰彬
“这个交流项目给了我们机会亲身体验香港大学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文化魅力。在港大的2周学习中,我们不仅听了一些专业知识的讲座,比如哲学、人工智能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相互学习了彼此的思考方式。保持批判性思考,我认为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不管是面对什么权威,我们都应该保持独立思考、敢于批判的勇气。本次交流项目对于我而言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它让我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未来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2021级物理学白兰
“14天来14个议题各有千秋,每位老师都风格迥异,带来了很多全新的体验以及让人眼前一亮的思考方式。港大的全英文教学,以及还有许多与华师大教学方式不同之处,于我而言都很新颖。认识了很多新的小伙伴,最喜欢晚上聚在一起讨论准备最后的报告。人生第一次参加交流就是如此高质量,于我而言是一种荣幸。一路来我收获匪浅,每一段经历都是熠熠生辉。感谢这一切的发生,感谢所有付出努力让着一切发生的人们。”
——2022级生物科学陈洋
“香港大学的教育质量一流,在这里,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先进。我参观了计算机学院的教学楼和实验室,被那些先进的设施和令人艳羡的研究项目所吸引。教授们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充满热情,并且愿意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这次研学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也培养了我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我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会对我的人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22级化学黄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