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交流成果

我校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成功举办第三期“全球人文社科菁英”线下访学项目

作者:  信息来源: 本科生交流网  发布日期: 2023-08-23   浏览次数 194

为进一步拓展我校本科生的全球视野,培养人文素养、学术思维与全球胜任力,树立远大的学术理想,经我校与合作院校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精心设计,在20212022年暑期举办“全球人文社科菁英”在线交流项目的基础上,于今年暑期举办第三期项目并首次线下派出,为人文社科专业本科生搭建了深入了解学科领域前沿、拓展研究思路与方法、强化交叉学科研究意识的多元平台。

经过前期我校组织的项目选拔、行前指导与学习准备,来自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社会学等16个专业的38名优秀本科生参与本次项目,于当地时间715日抵达康涅狄格大学斯托尔斯主校区。716-17日,项目举行了入学指导会议和欢迎会。在入学指导会上,康大项目协调员Laura LabatoKelly Suprenant就课程设置、学习要求、过程性评价等做了介绍,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美丽的康大校园。在欢迎会上,康大全球事务副校长Daniel Weiner、学术执行副主席和教务长Anne D’Alleva、全球事务助理副校长Yuhang Rong(荣宇航)、两位项目协调员、我校师生参加。会上,康大教师、管理团队对我校师生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

bcb408f0a43464e3ba86908d535c3e0

欢迎会合影

为期两周的访学项目以课堂教学互动为主,包括专题讲座、讨论、师生分享、校内外活动等多形式的交流学习,给全体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跨文化学习体验。

 

一、多元生动的课堂教学

项目聚焦“学术思维、科学研究与全球胜任力”主题,涉及文史哲、语言学、社会学、艺术等多学科,开设了《为什么巴赫在21世纪仍与我们息息相关》、《奥地利和德国文学的方言》、《当今社会和未来的真理、艺术、科学和博物馆》、《城市中的文化与阶层多样性》等15门特色课程,展现了跨学科、跨文化学习的可能性与价值,为同学们拓展了接触学术前沿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授们不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展现了前瞻性的学术成果,而且采取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引人入胜。例如,Sophie ShaoJohn Blacklow两位教授现场演奏巴赫名作,神秘优雅的音符交织跳跃,以另一种“语言”诉说着跨越国界的故事;在《为什么单靠技术无法解决气候危机》课上,教授引入社会接受概念,展现了跨学科解决共同难题的典范;Alexia Smith教授将考古文物带入课堂,让它们“讲述”沧海桑田的巨变,揭示人之为人的内核,考古学不再局限于高蹈云端的晦涩理论,而延伸至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社会命题;在《奥地利和德国文学的方言》课上,两位教授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家乡的方言,并揭示方言不仅是语言学命题,也与社会环环相扣,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比较视野与跨学科思维;在《理工科的创新与思维》课上,学生更是自己动手参与棉花糖挑战、短时间图标设计的实践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并总结经验教训,提升了观察力、专注力、合作力与创新力。

0d328f5e6408683618cde882c2c0ef1

e212ee15e430e9ac3ca1103e48628ba

多元的主题课程

多元生动的课堂教学加深了同学们对人文社科的理解,深入学术前沿,拓展了全球治理的全新视角,增强了理性思考、学术英语应用的能力。通过不同学科的独特切面,同学们较为全面地感知了人文社科的魅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全球胜任力的内涵。

 

二、集思广益的交流讨论

除了多元生动的课堂教学,项目同样也采用了混合式教学为授课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广阔的交流机会。同学们通过登录康大教学系统HuskyCT与师生交流互动,下载文献资料、开展课前预习与交流讨论,教授们也会根据同学们的反馈设计互动内容,寓教于乐,通过由浅入深的系统化教学培养同学们的科研综合能力。

HuskyCT系统

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康大教授们会在HuskyCT布置一些课前学习任务,包括搜集资料、小组讨论、阅读文献、填写问卷等,同学们需要提前完成并通过Discussion Board展示预习进度,分享学习心得和资源,从而有效提升小组合作能力与学术探究能力。

学生在Discussion Board进行课前讨论

在课堂上,教授也会与同学们进行丰富的交流互动,得到了积极回应与反馈。教授基于不同课程的主题提问,帮助同学锻炼并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在一些课程中,教授也提供相关材料进行实操,在提升课堂体验感的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师生课堂互动

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对一周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课后作业的形式丰富多元,包括个人作业(如:对一周课程的反思小结、对康大校园的探索和撰写小论文)与小组作业(如:对不同课程的概括、朋辈互动和小组展示),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巩固所学、拓展新知中收获宝贵的学术见解与交流体验。

系统提交课后作业

 

三、丰富有趣的文化体验

项目的线下开展使同学们获得了更多感受美国风土人情、开拓视野的机会。康大安排了精彩的当地文化体验活动,同学们更加贴近地感受中美文化的异同,拓展视野,做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全球视域青年。

在抵达康大后,校方精心安排了校园导览活动。跟随康大学长学姐漫步在校园中,同学们感受到康大作为一个地区的地标性学术研讨中心,构建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体系和学生发展体系,在这其中师生共建美丽校园,维护学校的发展。

参观康涅狄格大学校园

此外,康大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同学们参观了沃兹沃思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身临其境领略艺术的魅力;参访了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感受到在共同的文化体系影响下,不同的大学发展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特色和历史,也体会到了中美高校在课程设置、校园布局和学生发展上的差异,用多元视角看待高等教育。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同学们还参观了康大Avery Point校区,感受了波士顿的历史人文风情,在特色活动中拓展了书本之外的跨文化视野。

参观哈佛大学合影

 

四、精彩纷呈的结业展示

728日,项目进行了结业展示,七组同学在跨越时空的探索中,通过学术研究和深入讨论,将中美文化、教育和社会事务进行比较,探讨了不同领域在两国发展历程中的演变,引发了对文化、教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第一组展示了中美博物馆的异同,探究了衍生产品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中的作用,深入剖析了文化遗产的全球性;第二组结合课堂所学,介绍了哲学概念compatibilism在消费与教育中的体现,探讨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之间相容的可能性与可能途径;第三组将某中国影视剧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偏见、大学校园生活与美国校园文化有所比较,引入三种不同的典型形象,引起大家的共鸣与思考;第四组以美育为线索,比较中美大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优缺点,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更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第五组以视频生动地展示了两校体育课程在课程设置、考核机制和团队文化的不同,巧妙呈现了两国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成果,增进了两校对体育教育多样性的认识;第六组聚焦大学在社会事务参与方面的作用,强调大学校园文化与知识的传播对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作用,为同学们认识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七组探究了中美特殊教育学校的设置、理念选择和发展历史的差异,重点解读了特殊教育行业人员尤其是教师相关的政策,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包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各组成果展示

七组的汇报展示了同学们在项目学习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将课程内容与自身学习积累相结合,其研究和思考为两校师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不同文化、教育和社会的窗户。展示结束后,各组成员从课程相关度、准备工作与现场表现三个方面给予不同小组反馈,促进了各组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精彩的展示得到了康大教师的高度评价。

同学们认真聆听结业展示

在结业仪式上,康涅狄格大学学术执行副主席和教务长Anne D’Alleva向全体项目成员颁发了结业证书,祝贺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并期待与师大的师生重聚在康大校园。项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结业仪式上康涅狄格大学校方领导致辞

结业合影

 

国际化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重要发展战略,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学生国际竞争力是学校卓越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我校深化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坚持本科国际交流内涵式发展,丰富本科生境外交流项目的类型和形式。此次项目的成功举办,是我校主动把握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又一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聚焦合作高校优质资源、本科专业办学特色,积极打造立体化的交流学习平台,提升本科境外交流的层次与效益,助力国际化卓越育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2010 版权所有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跨国(境)、跨校交流网